药师经感应网
标题

净空法师:如何降魔

来源:药师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15 09:55:44
谚语常说:‘好事多磨’,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是我们生活与修行的障碍,要解决此问题,唯有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方法。世尊在八相成道里示现‘降伏魔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世尊降魔的方法不是对外,而是对内。魔军来扰乱威胁,世尊没有抵抗,魔女来诱惑,世尊也没有逃避,而是用‘戒定慧’三学来解决。从此地我们得

谚语常说:‘好事多磨’,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是我们生活与修行的障碍,要解决此问题,唯有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方法。世尊在八相成道里示现‘降伏魔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世尊降魔的方法不是对外,而是对内。魔军来扰乱威胁,世尊没有抵抗,魔女来诱惑,世尊也没有逃避,而是用‘戒定慧’三学来解决。

从此地我们得到启示,遇到任何威胁利诱,再大的障难,只要将内心的魔怨消除,外面境界就是‘无佛亦无魔’;这正是蕅益大师所说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外面的魔境其实就是心魔变现出来的,能变魔境的是自己的邪知邪见、贪嗔烦恼,而外面境界是所变。世尊教我们的方法是要降伏自己能变的心,外面所变的魔境就不碍事了。

《八大人觉经》中,将魔分为四种: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都是属于自己的心魔;唯有天魔是外面的。天魔从哪里来的?也是自己的心魔变现出来的。而世人不明此理,遇到妖魔鬼怪,就想尽方法去抗拒、克服,这永远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将之化解。自己本身有烦恼、邪知邪见,这是一切魔障的根源。所以,只要做到‘知见正、除烦恼’,外魔也成佛了。四弘誓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度’,魔也是众生,度魔成佛,才是真正普度众生。

而正知正见是从三昧中得来的。一个修行有相当定功之人,也不晓得自己是正定、还是邪定,所以九法界众生修学不能离开经典。修学用功依据的理论、方法,及功夫里所现的境界,若与经典相应,就是正知正见,就是正行、正受;正受就是三昧。三昧的范围很广泛,只要是‘正’就是三昧,所以正知、正解、正行、正受都属于三昧。

我们在经中看到,佛为众生说法,先要示现入定,《华严经》也不例外。《楞伽经》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法身大士已常在定中,佛还需要入定吗?佛是示现入定,就是要说明:说法度生以三昧为根本,一切法都从三昧中流露出来;三昧无限的深广,就是性德的流露。

定中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没有先后、大小,所有相对的概念与事相都不存在。一真是如来所证的事实真相,如来所证就是三昧中所现的境界相。此境界对凡夫来讲不可思议。譬如,经上讲‘芥子纳须弥’,芥菜子如芝麻一般,芥子没有放大,须弥山也没有缩小,如何能将须弥山放入芥菜子中?就是因为没有大小,所以能相即相容。我们会分别大小、执着大小,小不能容大,这就是魔境。而魔境就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生的;若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无大小、内外,芥子就能纳须弥。

\

凡夫生活在相对的时空里,即科学家讲的‘相对论’,相对就是分别执着,不是真的。佛菩萨没有分别执着、没有相对,连理事都没有,所以他没有障碍。在佛菩萨眼中,即使是妖魔鬼怪,也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也以孝顺心、恭敬心待之,丝毫不减。

这是世尊示现降魔的本领,用意是要我们学习。只要有邪见、烦恼,决定有魔障,妖魔鬼怪会常常围绕身边。若能除去邪见、烦恼,妖魔鬼怪都成佛了。由此可知,佛、魔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佛就变成魔;一念觉,魔就成佛。因此,魔障的症结不在外,而在自己内心。世间愚人遇到妖魔鬼怪,请道士画符、念咒驱魔,这是用武力对抗。即使你能赢他,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他的怨恨心、报复心仍在,他还会来报复,而且会更凶猛,这就没完没了,问题只会愈来愈糟。所以世尊不对抗,而是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来包容、感化。化魔成佛是好事,自他两利。魔成佛后,会永远感激你,当你示现成佛度生,魔就示现种种身分来护法,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凡是把问题搞糟了,都是愚痴造成的。由此可知,智慧之可贵。

\

佛法自始至终就是求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圆满解决一切问题。世出世间所有问题,都能做到圆满的解决,因为理上是同一法性,法性是究竟圆满。一切事物都是依法性为自体,自体圆满,自体所现的相也一定圆满。凡是解决不了,都是智慧不够、方法不善,要回过头来修智慧。方法就是权智,佛家讲的‘善巧方便’;权智依实智,实智就是三昧。所以说,自己成佛了,看到山河大地众生,‘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由此可知,解决世出世间任何疑难杂症都在内心。佛法称为内学,而非向外,向外是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外道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内学才能解决问题。

因此,在初学阶段一定要熟读大乘,特别是发心从事弘法利生之人,不但要读诵,还要契入境界。契入就是‘随文入观’。展开经卷,随着经文的教诲转变我们的观念,称作‘随文入观’。‘入’是契入,入的意思把‘信解行证’全包括了。入是证,有行才有证,行是改变观念;观念的改变是因为明白道理,明理就是相信佛的教诲。佛所说的‘教理行果’,我们能做到‘信解行证’,境界就转了,这就是随文入观,这是真修行,能得真实受用。

修行的法门无量无边,‘随文入观’是教下修行的方法,就是展开经卷,能入佛境界。而入境界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时时都能保持不失,就是不退转。有这个本事,对于妖魔鬼怪,我们就不会恐惧,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同成佛道,这是大圆满的解决。这是佛教导我们的,这才是真实、究竟、美满。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成语名称仰面朝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cháo ti...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成语名称仰人眉睫成语拼音yǎng rén méi jié...

仰首伸眉 仰首伸眉

仰首伸眉成语名称仰首伸眉成语拼音yǎng shǒu shēn mé...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成语名称仰手接飞猱,俯身...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手机版 网站地图